“南疆油库牌” 180#燃料油是怎样“炼”成的


 2017年11月12日18点56分,南疆油库对讲机里传来天津港石化码头调度发来的指令:“之海油5靠南四泊位,请燃料油库做好装船准备”。本次作业计划是T-305罐180#燃料油出库950吨。码头衔接、前尺计量、流程变通一系列的操作和每次作业一样,但是这次作业在南疆油库35名员工的心目中又和每次大不一样——这批待出库180#燃料油是我们首次自主调和的成品。因为是“头一回”,在本次业务开展过程中,南疆油库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,这个集体用“大智慧”一一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下面我们来看看“南疆油库牌”180#燃料油是怎样“炼”成的:

一、虚心学习、确定方案:调和组分中的渣油50摄氏度运动粘度近1万mm2/s,南疆油库没有接卸过如此高粘度的油品,只有一两位老师傅在二十年多前有过接触渣油的经历,说实话大家心里都没底儿。油库主任姚建察觉到大家的想法儿,他在调和业务布置会上表明态度:没有经验我们可以学,别人能行我们也能行!就这样从3月底开始油库主任带领调和攻坚小组分析调和比例、研究工艺流程。遇到难点,就一次次向公司调和中心专家葛建良和五里牌油库方四芳请教;没接卸过沥青,就和周边沥青仓储库联系去看他们的装卸车现场……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制定出符合南疆油库实际情况的调和操作方案。

 

天津分公司调和攻坚小组第一次会议


二、优化设备、理清流程:1、南疆油库卸车作业场地无地罐,需要用卸车泵,现有卸车泵无法满足高粘度油品要求。在本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,新的沥青泵从选型、制造到安装试运行只用了60多天的时间;2、现有加温设施的管线伴热方式不够理想,而且锅炉运行环保压力很大,锅炉储运岗位紧密配合,合理分配蒸汽,锅炉间断运行,确保组分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;3、油库管线过长且流程复杂,为了找到最合适的卸车、倒罐和扫线流程,调和过程中储运班组的几位骨干“五加二、白加黑”盯在作业现场。

 

组分油入库卸车


三、实时监控、数质过关:调和期间化验室全环节监控油品质量,为平衡成本和指标,在确定最终组分前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化验室对待采组分进行化验75次,调和小样20次。组分入库24车次,做到每车必检。调和过程中,为保险起见,计算的轻油组分用量没有一次全部打入调和罐,而是多批次入罐,每入罐一批次就开始搅拌,完成后化验员就要上罐取上中下三个油样分别进行化验。化验员就是通过不断重复“爬罐—取样—分析”这一动作,实现了对调和质量的实时监控,确保了产品质量关。

 

化验员对小样进行化验

功夫不负有心人,南疆油库首次自主调合的1646吨180#燃料油终于“炼”成,经第三方商检化验分析,各项指标均达到GB17411-2015标准。自此,渤海湾的船加油市场终于有了我们中石化燃料油公司自己的品牌!

信息来源: 
2017-11-20